社会救助是解决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民生的重要防线,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安全网。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推动民政工作获得长足进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业务,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十一五”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顺利实现转型,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基本建立,急难性临时救助制度初见成效,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但同时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社会救助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加剧,制度设计、实现路径、发展策略、筹资模式、行政程序等,都需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完善实务操作。除传统贫困群体外,城镇失业人员、未就业大学生、流浪乞讨人员、被征地农民、农民工等脆弱人群的贫困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社会救助制度作为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以促进就业、帮助生产为目标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保障脆弱势人群的基本生存权利。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殡葬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统筹城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因此,“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设,社会救助制度全面走向定型、完善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背景、新任务下,如何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并推动其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实务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之间、大陆社会救助研究者与海外社会救助研究者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借鉴,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拟于2013年10月在武汉举办第三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交流与借鉴”。现面向海内外广大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以及关心关注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开展征文活动,诚挚期待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10月19日
2013
10月20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2015年08月21日 中国 广州市
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2009年07月20日 中国 北京市
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