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多学科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为医疗模式和医院管理带来了新思路,它旨在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与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最终以质量控制系统来不断提高亚专业水平和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惠及患者。很多专家认为,多学科协作是“通向医学未来的必经阶段”,医学的多学科协作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多数脊柱疾病的首要表现症状就是疼痛,同时伴发或者不伴发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协作治疗过程,它需要保守治疗、康复治疗、疼痛和微创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的阶梯往复式治疗,需要脊柱外科、疼痛科以及康复理疗等学科的相互协作。脊柱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始终是以病人的健康和满意为中心的,我们不但要避免医生做了一个“成功的手术”而病人却依然被疼痛困扰,也同时要避免医生给患者解决了疼痛却留下了神经和功能的损害。

建立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工作委员会和相关工作组的主要目的就是以脊柱疼痛性疾病患者为中心,联合脊柱外科、疼痛医师和相关的康复理疗等学科的医生,以多学科协作的方式来更好地治疗脊柱疼痛性疾病,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满意率,造福于患者。相信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工作委员会和相关工作组的建立,将会为中国脊柱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做出有益的贡献。

我们将于2016年12月2日-4日在上海举办第一届中国脊柱疼痛介入和微创外科学术会议,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脊柱外科、疼痛科等学科的医师将以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来共同探讨脊柱疼痛性疾病的微创介入和微创外科手术相关问题,同时在会上成立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此次学术盛会,以交流经验,增加友谊,来共同推动中国脊柱疼痛事业的发展,期待与您相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

征稿信息

重要日期

2016-10-30
初稿截稿日期

征稿范围

一、脊柱疼痛介入
1、硬膜外注射
2、X线引导下脊柱疼痛注射(枕颈、颈胸腰椎、骶髂关节、小关节、椎旁、交感神经、神经根等)
3、CT引导下脊柱疼痛注射
4、超声引导下脊柱疼痛注射
5、脊柱疼痛电刺激仪植入术
6、脊柱疼痛射频消融和脊神经损毁术
7、脊柱硬膜外腔镜技术
8、可操控导管引导下硬膜外减压和粘连松解术(SELD)
9、脊柱手术后疼痛、脊柱手术失败综合症
10、其他脊柱疼痛相关微创介入技术、康复、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等
二、脊柱微创外科
1、脊柱内镜技术(脊柱全内镜技术、MED技术、胸腔镜、腹腔镜技术)
2、扩张通道技术
3、MIS-TLIF技术
4、OLIF/XLIF技术
5、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
6、椎体成形技术
7、显微镜辅助脊柱手术
8、其他脊柱微创外科技术
三、脊柱疼痛微创其他相关问题
1、脊柱疼痛的基础研究
2、脊柱微创的基础研究
3、脊柱疼痛微创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医疗政策、产品和器械设计、转化、资本对接等)

作者指南

摘要要求:
• 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联系邮箱等重要个人信息
• 论文标题:标题不超过50个字符
• 每篇摘要的作者不得多于10人
• 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等,总计不超过300字
• 摘要允许包含表格、图形与图片(所有图形须以JPG形式提交)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2月02日

    2016

    12月03日

    2016

  • 10月30日 2016

    初稿截稿日期

  • 12月03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家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协办单位
国家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联系方式
  • 顾广飞
  • 136********
  • 杨越华
  • 181********
  • 叶利根
  • 139********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