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农业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在还原论科学为主流的学术环境中,中医不适应制度性医教研模式的规范,实践能力萎缩,临床、产业、教学与中医理论脱节;由于对中医的科学性认识不一,中医界内部出现分化,导致理论体系离散、异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节奏,难以有效保障自我的生存与拓展。总体而言,中医理论继承不足,创新不力,不能有效凝聚、支撑行业力量,也难以通过有效的传播,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整个中医界需要从理论上深刻反思,重新知己、知彼、知环境,厘清问题,找到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向与切入点,为改变中医自身的被动局面奠定理论基础,明确指导方针。目前世界学术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科学、大健康、大数据已经成为影响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的潮流。这种变化,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主流的世界观、生命观、科学观已经出现变化,与中医固有的传统整体论科学特征形成越来越多的融合点,这为中医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创造了历史条件。中医发展,既要认清时代特征,也要把握自身规律。中医理论是中医事业的基石,必须走在时代前列,更要坚守学科根基。只有成功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使中医学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认清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学术背景的变化,深入理解中医学自身特征,揭示以往问题的根源,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找出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形成基本共识,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确定十三五乃至中长期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布局,并对建设相应的体制、机制提出政策性建议,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5年11月19~2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新形势下中医理论发展的起点、朝向与路径”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中医理论发展回顾及其主体认识;(2)新历史条件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基本路径;(3)未来中医理论发展方向及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王永炎 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所 张伯礼 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 刘保延 教 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 王 键 教 授 安徽中医药大学 胡镜清 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 主题评述报告:   1. 中医理论发展的新背景,王永炎;   2. 基于实践的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张伯礼;   3.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健康服务,陈 竺。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 中医理论发展回顾及其主体认识,李德新/杨关林;   2. 新历史条件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基本路径,刘保延;   3. 未来中医理论发展方向及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王 键。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9日

    2015

    11月20日

    2015

  • 11月20日 201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香山科学会议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