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庞大的市场潜力,极大地刺激了生物类似药的发展。中国已在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数量上位居全球之首,其核心专利数量,也紧跟在美国与欧盟之后。《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文件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我国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申报流程。
然而,庞大的中国生物类似药市场,仍存在着诸多挑战。虽然国家已出台相关指导原则,但评审的具体标准及相关细则尚未出台。生物类似药研发过程的复杂度与不确定性比化学仿制药高出很多,对于药厂的生产技术要求更为严格。目前中国多家生物类似药企业已步入临床阶段,如何设计临床试验方案以保证生物相似性,是企业面临的难题。此外,生物类似药比化学仿制药所需时间更长,投资成本更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为此,在前三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类似药论坛将汇聚行业内领先人士,就大家最关心的生物类似药可替代性、工艺稳定性、质量控制、非临床和临床评价、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免疫原性、免疫毒性、产业化以及如何降低成本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届已确认讲演嘉宾:
朱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世高 上海复宏汉霖CEO
张连山 恒瑞医药全球研发总裁
Ho Yeong (Paul) Song 韩国Samsung Bioepis副总裁
Byoung Oh Kwon 韩国Celltrion研发中心下游工艺开发负责人国家
Katrin Rupalla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研发负责人
Steve Drew 美国Merck制药公司原副总裁;美国工程院院士
黄晓珺 安进中国医学开发总监
程远国 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上海益诺思生物CSO
李胜峰 百奥泰生物CEO
房健民 荣昌生物CSO
潘洪輝 浙江海正药业CSO
吴彦卓 北京双鹭药业副总
周海平 北京东方百泰生物医药执行总监
解红艳 GE医疗应用解决方案总负责人
张 丹 方恩医药CEO
应天雷 复旦大学教授
往届演讲嘉宾例举:
刘新垣 中国科学研究院院士
王军志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Dimiter S. Dimitrov博士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马步勇 Frederick 国家癌症研究实验室教授
Angela Thomas 英国人用药委员会副主席
VenkeSkibeli 欧洲药品管理局生物类似药指南专家组委会委员
Rolf G. Werner Tuebingen 大学博士
Spiros N. Agathos 鲁汶Catholic大学博士
Karl Griswold 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
江 华 美国杰科实验室副总裁
陈 新 澳门大学教授
Mark McCamish 山德士全球生物药物及肿瘤药物开发总裁
Byung Pil Lim 韩国Celltrion研发总监
Roman Ivanov 俄国BIOCAD研发副总裁
王常玉 美国辉瑞肿瘤免疫部主任
俞德超 信达生物CEO
Donald W.Wyatt 辽宁三生的业务发展和联盟管理副总裁
Jan Oesterreich 康陀医药科技的亚太区总经理
张劲游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
朱向阳 上海华奥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博士
吴辰冰 上海岸迈生物CEO
钱 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会议亮点
300+参会代表
500多位行业领袖欢聚一堂,面对面近距离与药企高级管理人员、政府机构权威、院校专家、生物技术公司、CRO & CMO 公司行家等沟通交流,发展商务。
40+重量嘉宾
50多位特邀演讲嘉宾现场深度剖析政策、行业现状, 提取出现实难点重点进行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把握仿制药、创新药新年度发展机遇。
30+深度调研话题
根据最新行业情况,调研国内外遇到的难点困点,电话拜访倾听技术层到战略层专家的关注点,以一定逻辑思路进行议程编写。
+∝企业风采展示
演讲、展台、插页、视频播放、新品发布、鸡尾酒会赞助等形式展示企业风采,加深品牌形象,进一步发掘商业新合作。
您将获得
获取FDA, EMA及中国生物类似药法规全方面指导性建议
解答药包材、药用辅料与药品关联审评种种疑问
参与非临床/临床研究中免疫原性、免疫毒性问题探讨
获取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如何保证工艺稳定性并改善质量
如何建立一个可靠的质量标准
主要参会群体
生物制药及技术企业注册部、研发部、质量部、工艺部及临床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药品注册机构的专家
研究机构以及院校的专家
CRO以及CMO的高级管理人员
03月24日
2017
03月25日
2017
注册截止日期
2018年04月20日 中国
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类似药论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