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农业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12月1日发布了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使这个1947年就发现的老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给人类。2015年初,巴西东北部爆发了寨卡病毒疫情,仅在过去的1年内就100多万人被感染。感染寨卡病毒的旅行者将该病毒扩散到哥伦比亚等大部分南美国家,以及挪威、德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全球大流行的红色预警线。更令人担忧的是,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婴儿小头症、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胎儿死亡。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有逾1千万新生儿出生,寨卡病毒传播在国内一旦爆发将严重危害我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报道9例寨卡输入病例,如何有效控制寨卡在中国的大流行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另外,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份在寨卡病毒病的重灾区巴西召开,我国将会有大量的游客和运动员前往,若在疫区被感染,就有可能携带病毒回国。所以,做好应对可能大量输入病例的压力十分紧迫。中国多部门开展了部门内研讨,并组织了寨卡攻关力量,拟开展对寨卡病毒的传播、致病机制、药物和疫苗方面的研究,为有效防控寨卡病毒病在我国的流行扩散做好积极的应对准备。
为解析寨卡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特征、揭示病毒与宿主网络的相互作用;研讨寨卡病毒传播和致病机制;科学布局疫苗、抗体、药物研发和综合性防诊治;为我国建立健全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突发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机制奠定基础,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6年5月21~22 在上海好望角饭店召开以“寨卡病毒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策略”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寨卡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2)寨卡病毒免疫学研究;(3)寨卡病毒致病机制;(4)寨卡病毒防治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高   福
研究员
中科院微生物所

李德新
研究员
中国CDC病毒所

曹务春
研究员
军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唐   宏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主题评述报告:
我国寨卡病毒防控的形势与任务,高   福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      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施   一
2.      预防寨卡病毒本土传播:挑战与应对,曹务春
3.      寨卡病毒垂直传播对小鼠大脑皮层发育的影响,罗振革
4.      寨卡病毒病的防控进展,吴寰宇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