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动态与文件
更多>>
活动简介

近年来伴随着复杂油气田的开发,特别是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油气藏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发展迅速,这些技术在油气藏管理中的应用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有关监测技术正向着实时监测、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国内外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许多国际大油公司都在加大低渗透、特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等各种复杂油气田的开发力度,可以说,油气田的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油气藏监测与管理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综合的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常规或者狭义上的油气藏监测概念指的是“油气藏动态监测”,是油气田投入开发以后的管理行为。近10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油气监测已经全面地包括了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把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一切油气藏资料和数据采集工作作业都称为监测。广义的油气藏监测概念全面地延伸到了油气藏勘探阶段或者油田开发的早期阶段。另一方面以往油气藏勘探阶段所使用的地震、测井和地球化学等专有技术,也在向开发阶段扩展,已经形成了开发地震监测技术、套管井测井技术和油气藏剩余油气地球化学指纹分析技术等。因此,技术交叉和发展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再者,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产业的发展,油气藏监测与管理技术又在面临更多的新技术问题,发展出了新的技术领域,例如: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水平井生产监测数据分析方法、水平井多段压裂井产能评价与试井分析方法、水平井产出剖面和注入剖面的生产测井技术、致密超低渗透油气藏的数值模拟与井网优化布井等,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时,非常规油气田开发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快速地去解决这些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发展动态,而且能促进我们迅速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因此,为了进一步创造国内学者与国际知名学者更广泛、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国内长时间尤其藏监测与管理方面的技术发展,由业界专家提议每年举办这一油气藏监测与管理国际会议。
本次会议是业界的一次盛会,我们欢迎国内各大油田公司业务主管领导、各大油田的测井、测试技术服务公司、试油试采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有关业务岗位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和支持本次会议。也欢迎国内外有关仪器产生厂家和技术服务公司参会展示自己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在历届油气田监测与管理会议的筹办过程中,会议主办方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例如:Schlumberger公司、Halliburton、Weatherford、BakeHughes、CoreLab、Shell, BP, Chevron、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石油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监测仪器生产单位等的专家和学者的真诚帮助,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已经有上百专家在这个会议上做过报告,其中包括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例如:国际SPE特聘讲师、美国工程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Roland N.Horne教授、国际SPE特聘讲师、南加州大学Iraj Ershaghi教授、国际SPE协会光纤监测技术会议主席Dennis Dria 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大学S.Srinivasan 教授、美国PXP公司资深页岩油开发专家C. Gao 博士、韩大框院士 中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地质师谢荣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凌云、美国工程院士、美国休斯顿大学John Lee教授、美国Aera Energy LLC高级专家Z.Yang博士 、奥地利Hotwell公司总经理Mijo Novak、 美国 Halliburton公司(Pinnacle)Xinhui Liu博士、美国weatherford公司John McKay、法国Schlumberger公司北亚区油藏首席专家ChengGang Xian博士、美国Baker Hughes公司地球学家顾问Weidong Li博士、Shell International E&PJay Hwang博士、中油测井公司随钻测井中心主任李安宗博士、中油测井公司生产测井中心副主任,秦民君总工程师、Schlumberger Limited套管井测井首席工程师郭洪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程时清教授、东北石油大尹洪军教授、西安石油大学党瑞荣教授、Tele Rilevamento Europa 公司Fabio Rocca博士、 英国Ikon 公司. Robin Westerman博士等。
会议也曾得到了中石油科技部等单位的资助。会议已经成为业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推动国内动态监测与管理技术的发展,以便利用实时监测、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解决复杂油气藏监测及其资料的分析和应用问题,会议聚集了油气藏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内容涉及当今世界油气藏动态监测与管理和数字油田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等的最新进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这对于推动我国油田的勘探开发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气藏监测与管理国际会议”发展目标是促进高端的学术会议交流,形成一个国际上有业界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因此,在未来的学术活动中,希望业界的领导、专家和同行人士给予这一会议更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征稿信息

重要日期

1970-03-03
摘要截稿日期
2014-05-09
初稿截稿日期

征稿范围

为了促进本学科方向的技术发展,会议期间将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同时设立专项的优秀学生论文奖,鼓励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奖方式为学术委员会组织同行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评议的方式。 一、会议主题 主题:难动用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和机会 二、会议内容范围 •油气藏的试井分析与生产数据分析 •油气藏的永久压力、温度和流量监测技术、井下无线传输技术 •油气藏的时移地震、四维地震与剩余油气地震解释技术 •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致密及非常规油气藏监测中的应用 •InSAR技术及卫星热红外技术在油气藏监测中的应用 •油气藏的裸眼井测井、套管井测井、电缆测井、随钻测井技术及测井解释技术 •各种常规和和非常规油气储层地球物理动态监测理论和预测方法 •整合岩心测量、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试井数据的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油藏模拟流程方法。 •电缆地层测试与钻杆测试 •生产与注入剖面测井 •饱和度监测与示踪剂井间监测 •流体监测设备与地球化学指纹分析 •油气藏孔隙结构、微观渗流及流体相互作用规律及物性参数测试方法 •不同尺度裂缝系统对油气藏渗流的影响 •油气储层压裂缝成网延伸机制及优化模拟 •油气井的产能预测与井措施前后评价技术 •各位油气藏储量计算和评价标准,致密和非常规储层评价 •油气储层建模技术,包括地震属性和 测井响应及解释方法 •单井、井组和油藏的数值模拟、油气藏动态描述、油气藏管理 •低渗透及非常规油气藏的水平井布井方法,开发模拟及优化方法 •复杂油气有效开发及高效储层改造方法 •油气藏采收率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提高采收率新方法 •地球物理探测数据信息处理、信号处理新理论、新发现、新方法及其应用 •分布式光纤监测、远程监测与控制、远程作业、生产监测与优化技术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数据采集技术、实时数据采集。 三、论文征文要求(含征集报告人) 1、论文提交截止日期:摘要2014年3月31日 全文2014年5月9日 2、会议论文投稿格式要求: 大会拟征集学术性论文,要求不超过300字的详细中文和英文摘要, 摘要高度概括全文学术、技术要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客观反映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论文必须具有原创性,未在任何刊物和会议公开发表。 提交中文论文者必须同时提交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10篇以上的英文参考文献(将中文参考文献全部翻译成英文,按照国内期刊文献标准)。论文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英文标题要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中英文关键词3-5个。 附上作者中英文简介, 包括中英文作者联系方式(Author Contact):姓名、地址、单位名称、部门地址、邮编、电子信箱,并填写附件表格。 组委会将对来稿进行筛选,所有录用的论文汇编成《油气田监测与管理联合大论文集》,送交国内权威检索机构录用,并以光盘形式正式出版。优秀英文论文在美国科技与工程出版公司出版并推荐国际权威检索机构CPCI(原名ISTP)和EI审查收录。摘要和论文提交请通过会议网站 3、推荐网上注册提交论文摘要, 有问题联系 论文联系邮箱:sgpx2@xsyu.edu.cn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1日

    2014

    08月13日

    2014

  • 05月09日 2014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13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西安石油服务产业联盟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安石油大学科技处
西安石油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
承办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
西安石油服务产业联盟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安石油大学科技处
西安石油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