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发挥文化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的作用,创意云南2015文化产业博览会“云南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8日——9日在云南大学校本部科学馆举办。此次研讨会主题为“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研讨会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云南省文产办主办,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云南)基地(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光明日报社经济部(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承办。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表示,之所以选择在文博会期间举办此次研讨会,目的是让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政产学研各界高端人士,通过文博会这一契机,对云南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的地缘、人缘、文缘优势,在文化体制改革、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所取得的成绩,“十三五”期间云南文化发展态势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于今年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文化对建设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作用。在今年5月,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云南)基地落户云南大学,在揭牌仪式上,李炎院长就按照省委宣传部的指示和要求,提交了“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研讨会”的筹备方案。 在李炎院长看来,云南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有一定的优势所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地缘、人缘和文缘。“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4060公里,占我国陆上边境线的五分之一,是中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它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通道。此外,包括空、陆、水为一体的交通枢纽的形成,使得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构建了更为密切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拥有更多交流发展的渠道和优势拓展的空间,这也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文化人文交流中心的基础。”从人缘而言,国之亲,在于民相交。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有17个跨境民族,其生活、婚姻、习俗等同根同源,这种人缘关系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具备的。另外,南亚东南亚生活有很多华侨,中华文化早已通过他们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彼此友好关系久远。文缘优势体现在,一则双方历史上的交流联系从未中断过,二则华侨使得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更为密切;三则双方以佛教为主体的民族宗教的存在和渊源,拉近了彼此关系;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间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相互融合,构成了这种文缘优势的基础和条件。正是以上三点的优势所在,助推了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是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做出的云南定位,是拓展云南整体发展空间,进入更多国际市场,获得更多关注和发展契机,实现互利共赢的机遇。李炎院长坦言,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意在邀请国内外文化研究、国际战略研究、历史研究等领域有所建树的政产学研各界高端人士,透过智慧碰撞和思想交流,探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所涉及的各项核心问题,为省委、省政府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制定文化宣传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08日

    2015

    08月09日

    2015

  • 08月09日 201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光明日报社
云南省文产办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