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汉语学习者的背景日渐多元化,国别化差异明显。此外,学习者还存在年龄、职业、知识背景、学习目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环境的差异。 学习者的背景差异如此之大,而以往的汉语教材大都是“普适化教材”,未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因此难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所以也就不具备“适用性”。 “针对性”才是对外汉语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想使汉语成为真正的强势语言,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世界的眼光对待汉语国际教育的问题,使汉语教材国别化。“国别化”的汉语教材有明确的使用对象与教学目标,与学习者文化背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现出了汉语教材针对性的要求。“国别化”教材的编写充分遵从不同国家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懂中国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人才。 目前,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汉语学习者都难以找到真正适合本国学习者的教材,大部分教材只是普适化教材的翻译版,很多汉语教师也对当地的文化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国内外学者的合作,编写出适合各国不同学习者的教材势在必行。 前三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分别在厦门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举行,会议规模在150-200人,国外参会专家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历届会议主要就汉语国别化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汉语教材地域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2015年第四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将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水平,整合各种先进科技资源,解决教材编写、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发展的新形势。
05月23日
2015
05月24日
2015
摘要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3年11月01日 中国 青岛市
2013年第三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