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道路是人类与其所在环境互动最直接的产物,是人类生活景观的重要部分,对社会文化和生态具有多方面的影响。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之后,道路建设经常是政策的优先点。中国近年来积极的道路政策不仅见证了道路里程数的快速增长,而且还引发了社会,文化和空间的巨大变化,给研究者提供了众多挑战性的课题。然而,和道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多面性影响相比,现有的研究显得捉衿见肘。如果我们要达到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应该跳出单一学科的限制,从跨学科的角度对道路影响做全面综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门“路学”(Roadology)。 本届工作坊将以“道路,文化和空间”为主题,旨在从人类学,民族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对有关涉及道路的理论概念,研究方法和具体个案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理论方面将着重考察道路与民族国家,现代性,全球化及后资本主义社会等时代特征的关联,以及探讨诸如流动(mobility), 通达(accessibility),联通(connectivity), autonomy(自主), 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 等重要概念在具体研究中的适用性。就研究方法而言,在提倡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同时,着重探讨民族志调查作为人类学特有的方法,在道路研究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在案例研究方面,本工作坊欢迎从各个角度各个历史时期对道路进行研究,尤其鼓励那些基于实地调查并联系理论探讨的深入个案研究。 鉴于您在本领域的卓越建树,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工作坊,围绕会议主题撰写论文,贡献您的思想和研究。我们相信,因为您和其他学者的参与及贡献,本次工作坊将成为“路学”研究的一次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学术讨论会。
征稿信息

重要日期

2014-08-15
摘要截稿日期
2014-11-15
初稿截稿日期

征稿范围

工作坊议题: 1. 道路与现代性,流动性,时空压缩,全球化 2. 道路与民族国家建构,权力渗透,通达性,连通性 3. 道路与地域,民族国家和城乡空间关系的塑造 4. 道路与发展关系的辩证审视,道路影响的复杂性 5. 国家,社区及个人对道路体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6. 道路研究方法论,跨学科探讨的必要和挑战 7. 民族志方法对道路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8. 道路与人口流动和民族迁徙 9. 道路与历史,政策,与发展理念的个案研究 10. 作为文化和生活新体验的高铁和高速公路 11. 全球化背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2月04日

    2014

    12月06日

    2014

  • 08月15日 2014

    摘要截稿日期

  • 11月15日 2014

    初稿截稿日期

  • 12月06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中心
联系方式
  • 张楠 (15923016084)、代启福 (18302387466)、梁文静 (15320473379)
  • ro******@163.com
  • +86*********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