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前国家科委)发起,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前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提供充足的矿产和能源保障,这是重大的国家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矿产的供需形势却不容乐观,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迄今我国对矿产的利用和勘查主要还在500米以上的地球浅部,对深部的成矿规律、深部过程如何控制矿产资源的形成和保存等基本问题了解得还很不够。这就直接影响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能力。科学家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深部过程控制着地球浅部的运动与变化,只有阐明地球深部过程(即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性质、演化过程、运动学特征与动力学机制)的本质,才抓住了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关键。 为交流国内外研究现状,围绕“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主题,凝练、剖析关键科学问题与创新点,促进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相结合,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重点和实施途径,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4年3月19日~2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2)克拉通内部和边缘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3)大花岗岩省、地幔柱形成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4)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的实验和方法研究等中心议题进入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孙鸿烈 研究员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翟裕生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 滕吉文 研究员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莫宣学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 马福臣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主题评述报告: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总述,马福臣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张国伟   2.克拉通内部和边缘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朱日祥   3. 华南大花岗岩省形成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华仁民   4.地幔柱形成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徐义刚   5.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的实验和方法研究,金振民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19日

    2014

    03月20日

    2014

  • 03月20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香山科学会议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