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
2014年05月26日~30日
中国 · 黄山市
会议
线下活动
0
浏览
0
条评论
收藏
分享
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已截稿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先后设立了“人与生物圈”政府间科学计划,颁布了《世界遗产公约》,建立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为联合国系统内唯一建立名录的国际组织,为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及地质遗迹,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3年7月,列入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遗产共有981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621处,世界地质公园92处,分布在160余个国家,覆盖大片陆地和海洋面积。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统一简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或“UNESCO名录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在《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框架下,被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等类别。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英文为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 简称MAB,是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科学计划。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 世界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由教科文组织选出。此计划在2000年之后开始推行,目标是选出超过500个值得保存的地质景观加强保护。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主要侧重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自1992年巴西地球峰会以来,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不仅在保护上得到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的重视,而且还要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由于数量逐年增多、面积逐年扩大、范围逐年拓展,且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因此其保护和管理也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传统的保护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应付这些挑战,需不断引进科学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保护意识,造福人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以下简称“HIST”)系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国际机构,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建设,旨在利用中国科学院在空间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为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在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监测、保护与管理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加强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交流,推动空间技术在UNESCO名录遗产保护中的应用,HIST联合遥感地球所、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等,共同举办此次专家对话会。会议将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所在地黄山市举行,由黄山世界遗产管委会承办。 会议目的: 建立对话平台,增进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政策制定者、决策者、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探讨空间技术在保护、管理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提交
全部留言
稿件模板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5月26日
2014
至
05月30日
2014
05月30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联系方式
王萌
mw******@ceode.ac.cn
010*********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会议网址:
http://huangshandialogue.csp.escience.cn/dct/page/70002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http://huangshandialogue.csp.escience.cn/dct/page/70002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