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文会馆与今日山东大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1864年秋,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创办六年制的寄宿学校,1873年改为十二年制的高等学堂,1877年1月更名为“登州文会馆”。1884年美国长老会差会东部正式授权文会馆办大学,英文名为Tengchow college. 1904年,文会馆迁到山东潍县,与英国浸礼会创办的广德书院大学部合并,更名为“合会学局广文学堂”,英文为Shantung Union College (Science and Arts) of 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1917 再迁至济南,发展成著名的齐鲁大学,是1949年全国十六所教会大学(基督教13所,天主教3 所)之一。在1950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齐鲁大学各个系科被调整合并至全国数所高校,其中医学院成为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的主体部份。2001年,山东医科大学合并到山东大学,齐鲁大学的原校园成为今日山东大学的一部分。由此,齐鲁大学也成为山东大学的前身之一。
1989 年,在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教授的推动下,华中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会议,此后又在成都、南京、济南、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等多次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对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教育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出版了大量学术成果。2013年6月1,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教授在哈佛大学组织了关于中国教会大学的工作坊,提出中国教会大学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实验”的新论点,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本次会议将在上述几次会议的基础止,在全球化的视野下继续探讨我国教会大学及近代高等教育在跨国家、跨文化的教育实践中,究竟有哪些成功抑或失败的历史经验,并比较同时代亚洲其他国家教会大学及近代高等被育的发展历程,以寻求可作为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借鉴因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