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建立“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等概念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1972年教科文组织完成的教育发展报告——《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1996年的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重申了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了既通过学校,又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为了动员成员国推进终身学习,教科文组织在其2008-2013中期战略(34/C4)中设定了一个总体目标:实现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许多成员国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被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地区”已成为推进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尽管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是在发达国家形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欧盟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战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委员会和帕斯卡(PASCAL)国际观察站的研究表明,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促进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事实上,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地区”或“学习型社区”战略的效果已得到证明与认同,希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会员国可以以此动员并鼓励其地方政府。   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镇,城市化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增长。到2030年,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因此,迫切需要满足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城市社区公民的学习需求。事实上,全球1000多个城市已经成为或正在建立学习型/教育型城市,表明将学习放在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战略优先位置已成为世界上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时很多城市都热衷于参与国际政策对话、行动研究、能力建设和同行学习并从中受益,以通过有效运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策略,推进市民终身学习。   国际经验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宣传、促进和能力建设过程。为了将终身学习的政治与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的战略与举措,并评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收益,需要明确一套学习型城市的特征。因此,在由成员国教育部、国际组织和机构及私人机构推荐的专家组成的学习型城市发展专家组的帮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研究所(UIL)已着手研究起草《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特征》,将些关键特征将作为城市政府和相关方面至力于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行动要点。   教科文组织把进一步加强和加快世界大都市的终身学习实践作为促进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号召成员国采取更务实、更实用的行动建设学习型社会,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建立了学习型城市国际平台(IPLC),其总体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性平台,以动员城市有效使用各领域资源,开发和丰富人的潜力,促进个人终身成长,发展平等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和创造可持续繁荣。   在此背景下,教科文组织决定与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于2013年举办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1日

    2013

    10月23日

    2013

  • 10月23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 北京市教委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