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前国家科委)发起,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前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土壤污染引发的生态事件频发。1999年至今,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完成170万平方千米的我国中东部平原、盆地、滩涂等主要农耕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1)重要经济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凸显;(2) 西南碳酸盐岩地区土壤有害元素高度富集;(3)城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4) 土壤酸化趋势加剧;(5)潜在生态风险巨大。对土壤中重金属来源及生态效应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来源复杂,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巨大,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任重道远。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途径为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或多种方法的联合。面对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与大面积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国情,目前的修复技术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整体性,难以适合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特点。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生态系统健康运行,迫切需要查清土壤重金属成因来源,系统研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控制因素,建立有效的生态安全性预测预警体系,提出符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的防控措施和修复治理方法技术。 为响应中央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基于全国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及国内外此领域调查研究进展,梳理总结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研究与治理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推动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研究的深化,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通过香山科学会议的平台,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防控研究最新进展,根据国家在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需求,凝练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控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推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解析、生态效应评价、土壤污染防控等提供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完善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做出贡献,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3年11月7~8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控”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我国重点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2)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地球化学循环过程;(3)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及污染防控与修复等中心议题进入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陈毓川 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 莫宣学 教 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江桂斌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丛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家熙 研究员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张洪涛 研究员 国土资源部 主题评述报告: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控,李金发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 我国重点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李 敏 2. 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杨忠芳 3. 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及污染防控与修复, 刘晓端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7日

    2013

    11月08日

    2013

  • 11月08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香山科学会议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