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水利工程领域的院士高层论坛,是由本领域及相关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一项工程院的重要学术活动。从2005年开始举办了四次高层论坛:第一次论坛于2005年9月在天津大学举行,主题为“新世纪水利工程科技前沿(院士)论坛”;第二次论坛于2007年11月在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召开,主题为“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第三次论坛于2009年9月在武汉大学召开,主题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四次论坛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召开,主题为“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四次论坛发挥了宏观指导、战略谋划、前瞻思维、工程实践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安全与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问题愈显突出。2011年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水问题做出安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水电,符合国家能源安全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保证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城镇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等战略任务,建设美丽中国,水利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需要我们更加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着力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在此背景下,召开2013年中国水利工程高层论坛,在战略层面研讨我国水安全与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十分及时,十分必要。经中国工程院批准,本次高层论坛纳入2013年工程院系列学术活动,冠名为“第XXX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定于2013年8月24-25日在大连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水利和水力发电工程领域的院士及著名专家学者与会,拟通过高层论坛平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从战略高度交流和探讨如何研究解决我国水科学和水工程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的水安全保障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 会议目的: 气候持续变暖、极端气候频现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承认的趋势,耦合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后,导致了洪旱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等与水密切相关的多种难题和威胁。近几十年来,“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我国民生、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解决我国的水安全问题,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两个层面直面重大水科学问题;同时,水问题的解决与低碳经济发展有着毋庸讳言的密切联系,如何将水问题的解决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是当前迫切需要在战略高度上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为适应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深切关注与高度期待,必须研究解决诸如水资源优化配置、饮用水安全,洪旱灾害防治、优先开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水电资源、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高坝大库和大型流域梯级的建设与管理等重大水利水电领域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课题。 本次论坛,旨在通过高层论坛平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从战略高度交流和探讨保障我国水安全和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这一战略资源的新要求,启迪水问题的战略性新思考,交流最前沿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梳理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国家水安全战略决策提供高端的科技智力支持,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保障。在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力求使科技论坛成为一次广泛交流和探讨水安全与重大水科学问题的平台,成为研究与解决中国水问题、推动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征稿信息

征稿范围

本次论坛拟设置以下四个议题: 议题一、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与水安全保障 1、 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2、 气候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安全保障 3、 可持续水利和治水新方略 议题二、流域综合治理和洪旱灾防治 1、 流域和大江大河综合治理 2、 洪旱灾防治 3、 民生水利与民生工程 议题三、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安全 1、 生态水利与生态文明建设 2、 水环境保护 3、 水土保持与泥沙治理 议题四、水利水电工程绿色建设、安全管理与水电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24日

    2013

    08月25日

    2013

  • 08月25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
承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