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回顧2012年,台灣及全球的傳媒環境皆面臨了一連串嚴峻的變遷與挑戰。藉由商業傳媒的私人資本流動、產權集中化,及其所引發的公民社會辯論,媒體組織、傳播產業及國家傳播政策中所指涉的「公共性」意涵被重新詮釋。自由經濟市場、壟斷與反壟斷、言論自由、意見多元,乃至於新聞學的基礎定義也一步步地被解構並重新建構。這些全球各地商業或公共媒體產經結構與組織體制的轉變,揭示了當代傳媒與社會關係中的「公共性」概念及精神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近年來,產業經濟學中的「公共財」(public goods)、「公共需求」(public necessities)與「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s)成為全球各地傳媒生態中備受討論的重要詞彙。關於公共廣電的各項爭議,促使世人重新思考「公共」(public)的具體意涵與價值,以及如何在內容產製者、閱聽眾及國家傳播政策間,具體落實關於傳媒「公共性」的想像。而商業競爭與媒體併購所引發的公民參與及社會運動,其所揭櫫的更是傳媒與文化政策規劃的刻不容緩。在過去環境劇烈變化的一年中,許多人仍抱持著對傳媒公共性的期待,將希望寄託於網際網路、獨立媒體與公民新聞所衍生的新契機,企圖從傳統主流媒體的紛擾動盪中,開發各種新的媒體型態,為當代傳媒的公共性尋覓一處新的空間,以及進一步落實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新傳播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使用者接收與傳遞資訊的管道更為多元,傳播方式也愈來愈傾向個人化與社群化。各種強調網絡連結、即時互動的個人與社群媒體應運而生,形成一種個人即節點、訊息簡短且瑣碎,以及文本多重擴散的傳播型態。部落格、微網誌與社群網站的興起、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各種APP軟體程式的不斷開發,造成了個人隱私與公共空間界線的游移。閱讀紙媒的上班族逐漸自大眾運輸系統中消失,由一個個手握五吋方塊,手指不停來回滑動的「低頭族」取而代之。社群媒體是個人私密的社交空間抑或是公眾對話的大廳,甚而可能成為群眾集體培力的新型場域,成了傳播新科技發展中備受關切的重要議題。 在YouTube、視訊裝置與行車紀錄器日漸普及的年代,原屬私領域的個人瑣事、家庭互動或是道路糾紛等,成為擁有公共話語權的大眾媒體樂於取用的新聞素材。plurk、twitter、微博等微網誌中,140個字與一張照片即可影響整個社會,而臉書等社群網站的議題設定與溢散效果也日益顯著。此種科技文化上的變遷,除了挑戰長期以來的人際互動模式,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過往以大眾傳媒作為公共領域核心的思維。透過微型科技的逐漸興盛,草根媒體、獨立媒體、社群媒體與公民新聞等領域,較諸以往更有嶄露頭角的機會。訊息從電腦中的個人即時通訊軟體與社群網站中流動、串聯,最終化為集體共識乃至於社會行動的事件層出不窮,體現了另一種傳媒公共性的發展空間。
征稿信息

征稿范围

本次年會將以環境變遷下傳媒的「公共性」為主軸,反思從結構到個人、從政經到文化、從集體到個體、從鉅觀到微觀層面,當代傳媒在產權結構及科技形式持續變化的浪潮下,「公共性」面臨何種挑戰?如何再定義?是否可能注入新的養分?傳播研究又該如何因應此種變化,在理論與實證上開創出新的視野與方向? ■ 子題一:理論的回顧與創新 本子題希望藉由理論的回顧,重探傳媒公共性的學理基礎及實質內涵,同時探討在當前媒體環境與科技文化不斷變遷的過程中,各類研究典範所面臨的挑戰與轉向,從而思考傳播知識體系對於傳媒公共性的各種詮釋途徑。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12日

    2013

    07月14日

    2013

  • 07月14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华传播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