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我国分布着种类繁多、面积很广的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如黄土、膨胀土、冻土、盐渍土、红粘土、人工填土等。它们的力学性质随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剧烈变化,对交通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国防工程、铁路、机场、环境等影响很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程中遇到的非饱和土与特殊土问题越来越多,不仅影响和制约西部的发展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东部的发展。由于特殊土大都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属于非饱和土,故非饱和土力学是研究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工程特性,发展相应的力学理论,开发室内和现场测试吸力、变形和结构性的新技术,发展处治病害的新方法,为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丰富和发展岩土工程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先后于1992 年3 月和2005 年4 月在北京和杭州召开了两次全国非饱和土学术会议,1994 年在武汉召开了中加非饱和土与膨胀土学术会议,2009 年12 月在西安召开了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会议,为非饱和土力学与特殊土力学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目前从事非饱和土与特殊土教学、科研、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和科技人员数量众多,同行们渴望有一个交流平台。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众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同行专家的关心帮助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2010 年12 月批准成立了“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交流平台应运而生。2011 年8 月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专委会章程和组织机构,确定2013 年在重庆召开第一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 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批准,第一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定于2013 年10 月25-27 日在重庆召开。会议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议题,对非饱和土、黄土、膨胀土、冻土、膨润土、盐渍土、红粘土、人工填土等特殊土(软粘土除外)的基本性质、测试技术、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工程、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环境工程和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工程新经验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热烈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踊跃撰稿、积极参加会议。

征稿信息

征稿范围

征文范围 1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基本性质(包括持水特性、渗水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特性、 透气特性、细-微观结构及其演化特性等)和室内试验新设备 ②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力学理论(包括本构模型、强度理论、固结理论、稳定理论、 土压力理论、承载力理论、渗流理论、热-水-力-气(汽)-化学多场耦合理论等) 3 ③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 ④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土工建筑物和高边坡(包括土石坝、防洪/浪堤、渠道、 路堤、挖方堑坡、高填方、尾矿坝、灰坝、平山造地等) ⑤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深基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6日

    2013

    10月27日

    2013

  • 10月27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 《岩土力学》编辑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协办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 《岩土力学》编辑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