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一〖会议共同主席〗 

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兴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夏永姚: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李国华:上海顶皓新材料首席技术官

陈立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正铭:旭化成隔膜资深技术执行官

周江: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长

二〖主要议题与交流内容〗 

1、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性能提升

1)高镍正极材料(NCM、NCA、NCMA)的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兼顾的技术进展;

2)富锂锰基材料的电压衰减与长期稳定性研究新进展;

3)无钴高镍富锂正极材料的新进展;

4)高性能材料的结构优化、掺杂、表面处理等技术的进步;

5)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保持高综合性能的复合或混合正极材料;

2. 正极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1)LFP正极材料安全提升、成本降低及综合性能改善研究和应用进展;

2)高安全、低成本、快充电正极材料开发与应用进展;

3)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产业化进展

4)高安全全固态金属锂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与应用进展;

3.锂等资源(含电池锂等材料回收)的低成本开发,如我国西藏盐湖锂提取技术研究进展;LFP/石墨动力电池再利用以及LFP或锂的低成本回收技术进展等;

4. 其它体系,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空气、Li/S等的前瞻性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等。

5、高安全、低成本和高性能负极材料

1)碳负极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与实用电池应用评价与研究进展;

2)CVD工艺技术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性能评价与最新进展;

3)钛酸锂(LTO)负极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与实用电池的应用评价与研究进展;

4)金属锂的可充性能和阻抑枝晶生长措施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5)多孔碳在硅碳负极的产业化研究进展;

6)其他新型负极材料的创新成果;

6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及应用市场

1)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蓝)的技术研究进展

2)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软碳、硬碳等)的技术研究进展;

3)钠离子电池相关的前瞻性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等;

4)应用市场及其产业化技术

7、提高电极综合性能的添加剂材料,如导电材料、粘合剂、助剂等

1)新型炭黑、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类等材料制备、特性、应用研究新进展

2)粘接剂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类助剂产品如润湿分散剂、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流变助剂、消泡剂等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浆料加工性能以及提高电极性能的应用研究进展。

3)新型制浆与极片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8、分子模拟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池领域及关键材料的应用

1)锂电相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2)电池材料的多尺度模拟与高通量筛选

3)量子化学计算在电池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4)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芯寿命预测

5)从电芯到模组寿命预测

9、电极正负极材料新型表征技术 (含原理、方法以及测试仪器或设备)

1)正极材料基础科学先进表征方法

2)高容量正极材料失效机制

3)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失效机制

4)基于不同正负极材料的整体电池失效机理分析与优化方案

10固体电解质材料:

1)固态电池中的界面观测与调控、制造及电池循环时的界面动态演变等

2)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柔性电池等

3)全固态锂电池、全固态钠电池等

4)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技术(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等)

5)高通量理论计算助力固态电解质的开发(如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

三〖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北京毅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组委会〗 

郁济敏:13920991365

yujimin@cjpstj.com

邵杰 13810805119

13146938936(微信)

E-mail:shaojie@sinobattery.com.cn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12日

    2025

    03月14日

    2025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北京毅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