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电极电动修复促进稻田土壤可交换态镉的解吸及迁移研究
编号:6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6 11:27:38 浏览:38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19:2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3] 分会场报告-722室 [3-8] 研究生论坛-2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近年来,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能够在控制灌溉稻田田间,实施污染土壤原位电动修复。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将电极板直接插入湿润土壤中,采用极性交换电动修复方法,探索修复过程中,土壤电流、pH及Cd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施加电场能促进土壤Cd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向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解吸。当土壤水分从饱和逐渐变干时,0.35 g g-1是维持土壤Cd较高迁移率的水分含量下限。在电动修复过程中,交换电极可驱动重金属离子定向运动,而柠檬酸有效地提高重金属Cd迁移率。在1.0 V/cm的电压梯度下,柠檬酸强化电动修复6 d后,土壤Cd,特别是可交换态Cd,从靠近电极板周围的土壤区域向中间区域迁移和富集。电极板周围的土壤Cd含量下降,低于风险筛选值(0.6 mg kg-1);而在电极板中间区域,Cd含量增加了45.16%。本研究的目的并非将污染物直接从土壤中去除,而是提出一种电动修复方法,以驱动土壤重金属定向迁移和富集。基于以上结果,可提出一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电动-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在控制灌溉稻田田间,水稻作物种植在两端电极附近,该区域土壤可被净化;同时在两行水稻之间可种植超富集植物,以吸收重金属Cd。本文为该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栾雅珺
河海大学

稿件作者
栾雅珺 河海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