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 2021-05-24 16:51:23
不同电极结构微间隙空气放电及击穿机制研究
全文录用
王党树 / 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古东明 / 西安科技大学
栾哲哲 / 西安科技大学
仪家安 / 西安科技大学
杨亚强 / 西安科技大学
董振 / 西安科技大学
邓翾 / 西安科技大学
王新霞 / 西安科技大学
       为了研究低电压、微间隙中不同电极结构对击穿放电微观特性的影响, 本文采用粒子法(PIC/MCC)进行仿真,着重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球形、柱形、锥形)下击穿放电的起始和发展过程,通过对电极间距为微米级的仿真研究,并与Paschen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电极间距为1-4μm范围内的放电属于场致发射机制。分析了电极结构对空间电场分布、粒子密度、电流强度和放电通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锥形电极和球形电极在空气间隙内电场分布局部不均匀,在阴极表面更容易形成场致发射现象从而对击穿电压阈值产生影响,同时,电极结构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最终影响阴极表面场致发射强度和等离子体通道形成的有效面积,影响场致发射电流大小以及放电通道形成的快慢。经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电极结构对击穿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影响:相同情况下,锥形电极的击穿电压最小且相对于球形电极和柱形电极最先击穿,放电时间最短;柱形电极的击穿电压最大且放电时间最长。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16日

    2021

    07月18日

    2021

  • 06月05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8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及电弧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输变电设备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变电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
IEEE PES电力开断技术委员会(筹)
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西安分会
承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