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 2022-02-13 15:44:11
物源充沛型与欠充沛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浅水三角洲;长8油层组;沉积特征
摘要待审
元昊李 / 西安石油大学
    浅水三角洲指在地形平缓、水体较浅的环境中形成的,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体的三角洲沉积,是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坡度较缓,不存在Gilbert型三角洲模式的顶积层、前积层及底积层三层结构,其三角洲平原与宽展的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在平面上平缓相接,无明显的转折。该类三角洲在湖相盆地比较发育,特别是在坳陷湖盆,该类型三角洲砂体也是油气重要的储集体之一。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发育大型坳陷湖盆沉积,盆地整体具有盆大、坡缓、源多、水浅沉积背景,在长8期最为典型。区域上广泛发育丰富的浅水沉积环境相标致,如波状层理、砂波纹层理等沉积构造,植物根、茎、叶片等植物化石,泥岩中常发育煤线、炭质泥岩,岩心及剖面中发育垂直及斜虫孔,贝壳等生物遗迹。

    陇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沉积主要受西南沉积体系控制。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沉积背景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期主要发育两种类型不同的浅水三角洲。一类以西峰油田主砂带为代表,砂体为西南物源主水道上,单砂体厚度大(10-20m),砂地比50%-70%;延伸远(200km),粒度以细砂岩含少量中砂岩为主,主水道稳定(5-15km),弯曲度较低,为辫状河沉积。沉积相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席状砂、滩坝等薄层砂体不发育。砂体主体垂直(或大角度斜交)湖岸线分布。

    另一类为主河道两侧发育相对欠充沛物源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物来自主河道两侧的次级物源水道。单砂体厚度相对较小(4-10m),横向连续性较差,砂地比一般20%-30%,粒度为细砂岩,主水道易分支改道,为曲流河沉积。沉积相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主,但席状砂、滩坝等薄层砂体十分发育。分流河道砂体垂直湖岸线分布,部分平行于湖岸线分布。

    研究认为,这两类浅水三角洲主要受主要受物源供屑能力及波浪改造控制。主水道具有水动力强、沉积物供屑能力强,河控特征显著的特点。而两侧的三角洲物源主要来自次级小河道,水动力和供屑能力较弱,更容易受波浪改造的影响。最终,在相同的沉积背景下形成了特征不同的两种浅水三角洲。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