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 2022-02-10 15:32:36
火成岩屏蔽下碎屑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火成岩;屏蔽作用;正演模拟;解释性处理;储层预测
摘要待审
陈文婕 /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火成岩层对地震波产生屏蔽和吸收作用,使得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如玉皇庙等地区火成岩发育,高速火成岩对下伏地层造成速度陷阱,易形成假构造;且围岩地震反射多变,既有杂乱反射,也有空白反射,储层边界难以识别。通过正演模拟不同火成岩速度、厚度、与砂体距离等对下伏地层的影响,定量分析影响砂体尖灭点识别精度的因素,寻找恢复真实储层边界的描述方法。再利用分频滤波去噪、弱信号恢复等解释性处理技术,压制火成岩干扰,提高弱反射储层的识别能力。分频滤波技术是根据火成岩及围岩的频率分布范围,结合井控信息,采用子波反褶积技术,以提高火成岩下伏围岩的成像精度。弱信号恢复技术首先对原始地震数据体进行子波分解,由于相似振幅的同一地震分量反映相应地质层段相似的地质岩性或岩相特征。通过去除火成岩强反射响应,突出碎屑岩储层的地震波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高分辨率广义S变换的时频能量补偿方法进行地震弱信号增强,可使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波能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增强,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利用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对研究工区沙三上3砂组边界进行重新识别描述。处理后的剖面,砂体反射特征连续性更好,砂体边界继续向东延伸,较原始砂体尖灭线向东前移25道。将砂体描述结果与实钻井数据进行对比,描述吻合率达到85%。在解释性处理的基础上,再综合测井、地质等多信息,定量预测有效储层边界。首先通过常规多属性预测,初步明确储层展布范围。然后加入实钻井资料、地质统计资料进行约束,对孔隙度以及储层厚度开展定量预测,最终明确有利储层展布情况,预测结果与实钻井较吻合。综合利用以上技术成果,针对玉皇庙地区夏41-商97构造带,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