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 2022-01-23 17:30:56
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特征及成储机制
二-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成储机制;川东北
摘要待审
李明隆 / 西南石油大学
唐浩 / 西南石油大学
谭秀成 / 西南石油大学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环境研究载体,同时也是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此次研究发现普光地区长兴组顶部发育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PTBMs)。该套微生物岩以凝块石为主,根据凝块不同的生长分布特征,可划分为网状凝块石、层状凝块石、点状凝块石与枝状凝块石。手表本光面和岩石薄片观察表明,凝块格架由直径0.1-5mm不等的不规则凝块构成,凝块间充填云化的泥晶组构。凝块由中晶白云石组成,在保存较好的部分可见其由直径0.1-1mm的囊状钙质微生物相互融合、连接而成。该套微生物岩孔洞较为发育,储集空间以凝块内部的晶间(溶)孔、小型溶洞为主,孔隙度3.23%,渗透率1.8mD,为孔隙型储层。研究表明微生物岩储层主要受到沉积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控制。其中微生物岩特殊的结构构造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早期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早期白云石化作用为储层提供了抗压实压溶的骨架。普光地区PTBMs的发现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实例,同时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是长兴组礁滩储层重要的补充。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