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 2022-01-23 17:30:41
鄂西新滩地区二叠纪珊瑚多样性演变及其控制因素
珊瑚,多样性演变,鄂西,二叠纪,新滩剖面
全文待审
刘华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肖传桃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通过对湖北省秭归县新滩剖面进行珊瑚化石的统计、分析与研究,鉴定珊瑚23属79种。对新滩剖面的珊瑚资料进行复合,综合分析珊瑚多样性及其演变,对鄂西新滩地区珊瑚的多样性事件提出以下认识:(1)鄂西地区栖霞期处于高能浅水环境,大量群体珊瑚和床板珊瑚发育,珊瑚多为群居生活,其中皱纹珊瑚内部构造趋于复杂,开始出现多级隔壁;茅口期海水扩大加深,趋向平静,小到中型单体珊瑚及内部构造简单的床板珊瑚占统治地位,栖霞期的群体皱纹珊瑚基本消亡,块状群体珊瑚出现;晚二叠世床板珊瑚急剧衰退,单体皱纹珊瑚形体变小,块状群体皱纹珊瑚走向衰退,部分丛状群体发展到兴盛时期;(2)二叠纪珊瑚的灭绝包括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瓜德鲁普世末,第二阶段发生在长兴期末。瓜德鲁普世末生物灭绝原因主要是全球规模的海退,以及华南峨嵋山玄武岩的大规模喷发;长兴期末的灭绝事件导致皱纹珊瑚全部灭绝,其灭绝原因推测为P/T 界线事件导致的气候突变;(3)珊瑚类在适应环境时发生的构造分异、生活方式改变等很好的展示了生物对古环境的响应。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