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 2022-02-26 15:32:08
古地貌恢复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为例
古地貌;印模法;重力流沉积;砂体展布特征;延长组长73亚段;鄂尔多斯盆地
摘要待审
杨哲翰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罗顺社 / 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吕奇奇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严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孝国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受湖盆底部形态控制明显,不同地区砂体类型、成因及空间展布各异。根据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的古地貌形态进行恢复,并对其微古地貌单元进行精细刻画,进而分析古地貌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印模法主要是将恢复地貌剥蚀结束且上覆地层沉积开始时的层位视为一等时面,而后利用上覆沉积地层与残余的古地貌之间的所存在的“镜像”关系,通过上覆地层的厚度从而进行古地貌形态的恢复。研究区地层较为平缓、构造发育较少且剥蚀量较少,且岩心、钻井、测井等数据较为充足,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且不全面,故综合考虑使用印模法来恢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古地貌形态。使用印模法的关键在于等时面的选取,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3段湖泊面积大,地层分布稳定,其顶部发育有一套3至5米的沼泽沉积,为延长组K7标志层,此标志层以灰黑色的泥页岩为主,其测井曲线在此处的的响应特征较为明显,具有高伽马、高电位、高声速以及低密度和低电阻的测井曲线特征,故选择长3段顶部的泥岩段作为基准面来进行恢复古地貌,通过压实校正来恢复长73亚段底至长3段顶的厚度,进而恢复出古地貌形态。岩石的孔隙度随深度加深而递减,并且孔隙度与深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通过数据分别得到了研究区长73亚段砂岩及泥岩孔隙度—深度指数关系,并根据“岩石骨架体积不变”模型的原理架设积分方程,分别求取砂岩及泥岩的古厚度,即可得到研究区长73亚段地层总厚度,使用三维制图软件恢复出鄂尔多斯盆地长73亚段古地貌。研究表明:长73期古地貌整体呈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形态;识别出高地、坡折带、湖底深洼(凹)、湖底平原、湖底古隆、湖底古脊和古沟道七个微古地貌单元。研究区延长组长73亚段重力流沉积体系受古地貌控制较明显,从湖盆边缘至湖盆中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沟道型重力流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从坡折带至湖盆中央,重力流沉积类型逐渐从砂质碎屑流沉积经过破碎、稀释、剪切等作用逐渐转换为浊流沉积。古地貌形态控制着研究区延长组长73亚段重力流砂体的整体展布特征,在重力流发育近端,以砂质碎屑流砂体为主,呈条带状展布;在重力流沉积体系中部主要以砂质碎屑流与浊流混合砂体为主,呈环带状展布;在重力流沉积体系远端主要以浊流成因砂体为主,呈零散的舌状或朵叶状展布。古地貌单元又进一步控制着重力流砂体,高地区域是重力流砂体的主要来源,坡折带主要控制着重力流砂体的成因类型及展布形态,古沟道是重力流砂体重要的运输通道和沉积区,而湖底古脊和湖底古隆则是限制了重力流砂体的运移。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2

    05月15日

    2022

  • 05月17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古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辑委员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长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