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和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历程的见证。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构成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主体,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作为一门把文物考古与空间信息学综合在一起的新学科——空间考古学,其发展正方兴未艾。 为汇聚空间技术与考古相关领域的专家讨论如何进行空间信息学科、考古学科以及地球学科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开拓“空间考古学(Space Archaeology)” 新学科领域;进一步讨论针对文化遗产的多源(光学、微波、激光,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平台协同探测方法与文化遗产空间信息挖掘与知识发现模型,研究如何开展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文化遗产数字景观重建;研讨如何有针对性地科学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科学评估空间信息技术在全球变化、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影响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科技与文化如何融合来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源头创新能力,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4年4月2~4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文化遗产遥感探测理论与方法;(2)文化遗产多源探测技术与环境重建;(3)历史时期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空间信息科学认知;(4)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监测管理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郭华东 研究员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 廖小罕 研究员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赵 辉 教 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林 珲 教 授 香港中文大学 刘曙光 研究员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主题评述报告: 文化遗产的空间观测机理与科学认知——构建空间考古学,郭华东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 文化遗产遥感探测理论与方法,廖小罕 (2) 文化遗产的多源探测技术与环境重建展望,林 珲 (3) 考古遗存空间结构的意义与研究技术需求,赵 辉 (4)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监测与管理上的作用,刘曙光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02日

    2014

    04月04日

    2014

  • 04月04日 201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香山科学会议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