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地理空间认知差异
编号:2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9-10 13:35:13 浏览: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桌面式与沉浸式VR环境成为地理空间认知研究的重要工具,也为泛地图学视角下多模态、动态化与交互式的地图表征提供了新路径。目前,多数研究围绕认知主体在虚拟环境中展开,不同个体在空间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仍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三维建模技术,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场景重建,构建了一种融合历史地图元素与现代VR表达方式的泛在式地图环境,并依托该环境开展实验。实验共招募128名被试,通过空间思维测试(STAT)与心理旋转测试(MRT)评估被试的基础空间能力,并在实验后辅以结构化访谈与草图绘制外化其认知地图,从泛地图的视角分析认知地图构建过程中的空间关系表达与个体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在桌面环境寻路任务中,男性个体信息处理效率更高,任务完成时间更短,但在草图的准确性上显著低于女性;女性的视线注意力多集中在道路两侧的路牌和平面图中的建筑信息,地图点击次数显著多于男性,草图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本研究为VR环境中性别对空间认知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对推动VR地理环境中的行为与机制研究,以及泛地图学理论在交互设计与认知评估方面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虚拟现实环境,地理空间认知,泛地图
报告人
熊思奇
学生 河南大学

稿件作者
熊思奇 河南大学
王家耀 河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25

    09月21日

    2025

  • 09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9月2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河海大学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