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环境等离子体诱导离子风及其推力特性研究
编号:6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11 15:39:37 浏览: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电晕和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等放电形式无需运动部件即可将电能转化为气体动能,在特种环境中的推进、流动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针对针-环结构等离子体发生器,研究了其离子风及推力特性。结果表明,负极性下的平均推力密度高达9.43N/m2,且绝对推力大于正极性。原因可能为:负极性下O2形成的大量负离子有利于增强动量传递过程。由推力-电流曲线估计正、负离子迁移率分别为1.3~2.9和0.7~2.7 [cm2/(V·s)]。环电极出口处最大风速达4.8m/s,对应局部等效推力密度约14.90N/m2。此外,将DBD结构置于模拟火星大气(1kPa CO2)环境中,研究了DBD等离子体在高压电极后方诱导的纵向离子风分布,发现电极后方10mm处的近壁面风速达1.5m/s,与地面空气中的风速接近,对应局部等效推力密度约22.4mN/m2。随着与壁面距离的增加,风速逐渐降至0.6m/s以下。分析认为,低压环境下DBD诱导离子风及其推力的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可为未来地外无人机的推力提升和外部流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离子风;推力密度;离子迁移率;火星大气
报告人
罗嘉伦
博士研究生 西安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罗嘉伦 西安交通大学
鞠晶晶 西安交通大学
刘畅 西安交通大学
常正实 西安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25

    09月22日

    2025

  • 08月2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磁环境效应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无锡研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