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缺失数据插补后的冻土无侧限抗压强度
编号:9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06 17:52:01 浏览:10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8月16日 15: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2] 8月16日下午 分会报告 [S2-2] 分会场二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寒区工程及人工地层冻结应用中,冻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σₘ)和破坏应变(εf)是设计与分析的关键力学参数。然而,在复杂条件下精准预测冻土的力学行为仍面临重大挑战。本研究整理了 1346 组冻土无侧限压缩试验数据,并采用基于随机森林(RF)算法的链式方程多元插补法(MICE)处理缺失数据。通过贝叶斯优化(BO)和 10 折交叉验证,构建了融合 3 个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预测器的堆叠机器学习模型,用于综合分类与回归任务。与传统经验公式相比,该模型在应力 - 应变曲线类型、无侧限抗压强度(σₘ)和破坏应变(εf)的预测精度上均有显著提升。为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采用 SHAP(Shapley 加法解释)方法分析各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此外,针对数据可得性受限的场景,构建了两个需输入特征更少的堆叠模型。综上,该堆叠集成框架为复杂多样条件下冻土力学性能的精准预测提供了一种稳健且可解释的方法。
关键词
冻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堆叠机器学习;可解释性分析
报告人
鲁冠亚
副教授 兰州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5日

    2025

    08月17日

    2025

  • 08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16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8月17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