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膨胀奥氏体相结构研究进展
编号:55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5 11:02:37 浏览:30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0: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A1] 表面工程青年论坛一 [A11] 上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低温渗氮技术通过在Fe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引入间隙氮原子形成氮膨胀奥氏体(γN),显著提升材料表面硬度、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但其亚稳相的结构本质与性能机制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多尺度表征与理论计算,揭示了γN相的结构演化规律:当氮含量达到临界浓度时,氮原子从无序分布逐渐转向有序排列,并伴随局部形成N-Cr原子团簇,驱动了由晶格畸变能与短程有序协同作用的二级相变过程。这种自组织有序化不仅降低了体系自由能,还通过促进钝化膜的致密化与缺陷密度的降低,显著增强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从原子尺度阐明了氮膨胀奥氏体的亚稳相结构本质与性能优化机制,为设计高性能奥氏体不锈钢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等离子体渗氮,相结构
报告人
车宏龙
副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车宏龙 大连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5月02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5月02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1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