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编号:2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5-05 18:39:58 浏览:10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工程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可能遇到冲击荷载与高温耦合作用的情景。为研究不同高温后UHPC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Φ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经过不同温度(25℃、200℃、400℃、600℃、800℃)处理后的试件进行冲击压缩试验,获得其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及各项动态力学性能指标值,基于改进的Z-W-T本构模型推导考虑温度修正项和纤维掺量等因素的钢纤维RP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对提高UHPC的抗变形能力和吸能能力效果显著;UHPC的动态压缩强度等力学性能表现出很强的应变率依赖性,且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高温对UHPC力学性能作用明显,UHPC的动态抗压强度、韧性、动态弹性模量等指标以400℃左右为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温度达到800℃时,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基本丧失;引入修正项的UHP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曲线与试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李海艳
教授 石家庄铁道大学

李海艳,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抗火方面的研究,荣获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共5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高教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 04月15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09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18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兰州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