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液化在地震灾害中对盾构隧道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本研究采用完全耦合动态有效应力分析模型,研究了可液化地层中盾构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本研究中系统模型考虑了盾构隧道结构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并结合了边界面弹塑性PM4Sand和PM4Silt土体本构模型,以及Biot u-p控制方程,用于模拟液化和非液化土层的本构力学行为,考虑具有不同特性的地震动,评估盾构隧道-液化土体系统的抗震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地震动的频率成分和地震动强度对液化的触发、隧道变形以及管片接头的内力有显著影响;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土体剪胀特性对地震诱发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震后剪切应变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隧道左右腰部的土体接触压力较隧道拱顶和底部的接触压力有更大幅度的增加,这一现象表明土体可能促使隧道结构两侧向中心发生剪切变形。此外,在饱和土层中,隧道左右脚以及右侧腰部附近的管片接头的变形和力学行为明显大于其他位置的接头。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高频或中频地震动相比,低频成分为主的地震动会放大土体及隧道的地震响应。
申轶尧,博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从事可液化土-盾构隧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地下结构地震动强度指标、地震易损性分析和韧性评价与提升研究,在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韧性评价和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研究成果。目前已在隧道及岩土地震工程领域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7年11月10日 中国 武汉市
第四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OpenSees专题研讨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