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型强震记录特性辨识、模拟及其非线性作用
编号:14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5 15:20:35 浏览:2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为应对脉冲型地震动的工程危害,研究提出系列创新方法: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MEED)的脉冲波形抽取技术,结合三角级数合成与强度包络调整,构建了可复现非线性效应的模拟方法;通过半波长宽度与希尔伯特-黄边际谱能量加权周期双参数识别体系,建立了面向结构非线性位移响应的脉冲型地震动判别准则;开发基于弹性反应谱匹配的"有用持时"截断方法,验证表明其持时段的位移比谱均值达0.98(原记录为1.00),显著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响应离散性。针对山地建筑抗震评估,提出融合谱加速度与振型质量参与系数的6项新型地震动指标,经四类山地模型验证表明IW1、Ip与IW2指标在实用性、有效性等五维度表现最优,且结构不规则度与损伤概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强震记录的时频特性与工程结构响应的内在关联,为抗震设计、地震危险性分析及结构易损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方登甲
讲师 兰州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 04月15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09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18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兰州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