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在地震发生后,建筑的结构检查与修复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做法往往需要破坏非结构构件,如隔墙,才能接触到关键结构部位,导致维护成本高昂、工期延长,甚至引发次生损失。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低成本结构检修孔(SAPs),作为提升震后维护效率和建筑韧性的新策略。SAPs被巧妙地设置在建筑的非结构构件中,如纸面石膏板隔墙(GPB IPWs)靠近主要耗能部位的位置。这样不仅避免了二次损伤,还显著加快了震后的结构检查与修复流程。通过对一栋六层办公楼的案例分析表明,在中等地震烈度(谱加速度约0.4g)下,未设置SAPs的情况下,震后维护损失中值可高达建筑初始造价的0.64%。但在引入SAPs后,该损失显著下降。长期来看,使用SAPs带来的效益成本比(BCR)达到11.4以上,在采用低损伤结构体系的条件下甚至提高至19.3,这意味着每投入1元可带来近20元的长期效益。研究最终表明:结构检修孔(SAPs)不仅能降低震后检查与修复成本,更能有效提升建筑的地震韧性与生命周期性能,尤其适用于追求低损伤、快速恢复的现代抗震建筑体系。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7年11月10日 中国 武汉市
第四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OpenSees专题研讨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