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五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
2024年08月16日~18日
中国 · 武汉市
会议
线下活动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26
/ 2024-07-16 16:56:49
标题
微生物固氮与铁还原的隐秘耦合过程与机制
关键字
主题及专题
专题五:氮循环微生物及其作用机制
状态
摘要待审
作者
李平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刘晓晗 / 中国地质大学
鲍珂曼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静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和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摘要
微生物介导的固氮与铁还原过程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二者之间是否协同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还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15N2同位素示踪并结合(宏)基因组/转录组等技术,通过野外样品表征以及室内培养实验验证与分析,发现微生物固氮与铁还原隐秘耦合过程在不同生境中广泛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固氮耦合铁还原过程可在种内发生,来自不同生境的固氮菌型铁还原菌
Klebsiella
、
Paraclostridium
和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可通过固氮作用获得氮源,提高自身的生长/代谢和铁还原能力,铁还原过程也可显著促进固氮活性。此外,微生物固氮和铁还原还可在种间相互促进,固氮模式菌
Azospirillum humicireducens SgZ-5T
可为铁还原模式菌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提供氮源,促进其生长和铁还原速率,同时铁还原菌可促进有机质的氧化和电子传递,为固氮作用提供ATP和电子,显著提高了固氮基因表达和固氮量。通过对地下含水层、热泉、土壤和海洋样品的微宇宙培养和宏基因组分析发现,在不同生境中均获得了同时具有固氮与铁还原基因的bins,且固氮Nif基因簇与铁还原(MtrABC和OmcS)和参与电子传递的基因显著正相关。研究通过多组学数据分析并结合培养验证,证实了微生物种内/种间介导的固氮与铁还原协同作用普遍存在,拓展了我们对氮素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解。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酒店预订
活动商城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8月16日
2024
至
08月18日
2024
08月14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联系方式
熊翔
xi******@wbgcas.cn
139********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会议网址:
https://ncycle2024.aconf.cn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https://ncycle2024.aconf.cn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