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接触测量的有砟轨道动力稳定作业响应分析及效果评估
编号:16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7:22:51 浏览:21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轨道动力稳定作业过程中伴随着道砟颗粒迁移、轨排下沉、稳定装置走行等复杂运动过程,通过传统的试验手段无法获取有砟轨道的宏细观力学响应,更不能准确评估稳定作业效果。本文基于视觉非接触测量方法,从宏细观角度揭示了稳定作业对边坡道砟颗粒迁移及轨排下沉量的影响机制。利用DEM-MFBD耦合算法建立了车轮-有砟轨道三维仿真模型,构建了轨枕位移与道床支承刚度的Logistic数学模型,创新性的提出了非接触式道床刚度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数值仿真结果和现场试验数据提出了采用轨排位移均衡指数及两点式轨排刚度评估稳定作业效果的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稳定作业过程中道床边坡道砟采用“以垂向为主,水平为辅”的运动方式进行重新排列,并逐渐密实;随着稳定作业次数的增加,轨排下沉量逐渐减小,最大衰减幅度可达44.9%,稳定作业后道床的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于Logistic数学模型与现场测量数据驱动提出的非接触式道床支承刚度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复杂场景的道床状态快速测量;当现场稳定作业控制在2次时,轨排的荷载分布合理,两点式轨排刚度增幅明显,稳定作业效果最佳。
关键词
有砟轨道;稳定作业;非接触测量;道床支承刚度;轨排荷载分布特征;两点式轨排刚度
稿件作者
张智海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肖宏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