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 2023-08-08 11:33:03
基于ADTD的阜阳市近11a地闪活动分析
ADTD,地闪活动,时空分布,,概率分布
摘要待审
赵居双 / 阜阳市气象局
本研究利用安徽省闪电定位网获得的阜阳市2010-2020年共11年的地闪资料,对地闪活动频率、强度、波头陡度、密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阜阳市地闪频次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一年中主要集中在3-10月份,尤其是集中在7、8月份,占到全部闪电的75.6%,一天中负地闪主要发生在14-20时,正地闪主要发生在夜间;按季节看,夏季地闪主要发生在白天,春秋季地闪主要发生在夜间。(2)地闪强度的年、月、日变化与地闪频次呈负相关,地闪活动频繁时地闪强度降低;负闪最大概率出现在25kA附近,且单峰分布,而正地闪呈双峰型分布,一个峰值在20kA附近,另一个在60kA附近;负闪强度较正闪更集中。(3)负闪的波头陡度要大于正闪的波头陡度,雷电流波头陡度呈现明显季节差异,春季最小,夏季次之,冬季最大;正闪雷电流波头陡度93.97%集中在4-26kA.μs-1之间。负闪94.13%波头陡度集中在6-28kA.μs-1之间;小于22.29kA.μs-1时正闪波头陡度更集中,大于22.29kA.μs-1时负闪的波头陡度更集中。(4)地闪密度季节分布差异较大,界首市全年地闪密度均较低,太和县和颍泉区秋季雷电活动较多,临泉县东部和颍州区西部、颍上县一年四季中除了冬季,雷电活动均较为频繁,而颍东区和颍州区东部在冬季雷电活动较多,阜南县除了秋季雷电活动较少,其他季节雷电活动较多。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1日

    2023

    10月22日

    2023

  • 09月0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