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9日,黄平县一碗水乡长龙湾村委会向当地政府报告,该村多年来频繁遭遇雷击,申请对所发生雷事故进行调查鉴定。黔东南州气象局、黄平县政府高度重视,于4月15日组成专家组前往该村实地调查。
一、雷击事件概况
据了解,长龙湾村是远近闻名的“雷击村”,村民一遇到雷雨天气就坐宁不安。该村老支书介绍:“雷电灾害扰得全村人都不得安宁,树木经常被雷击拦腰折断,人员伤亡时有发生,有记录的雷击事故就有6起,其中导致人员死亡3起,受伤1起,调查组逐一对雷击事发点开展调查分析。
二、雷击事件调查与分析
1.地形影响。长龙湾村位于黄平县北部,海拔约900米,东侧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峡谷,西侧有一条相对较小的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谷。夏季,多受东南和西南暖湿空气影响,暖湿空气从该村东南部或南部入侵后,受西部中华山的抬升,易形成地形锋面,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引发地形雷暴。
2.雷电易发性分析。黄平县年平均雷暴日为53天,属多雷区,雷电活动主要发生在3~9月。对长龙湾村区域中心3km半径范围内的雷击密度Ng计算和雷暴活动等级、雷电易发性等级划分等分析,长龙湾村大冲组、烂田湾组为雷电高易发区。
3.防雷设施现状。当地村民所居住建筑物均无防雷设施,存在雷电安全隐患。
4.事件原因分析。经实地调查,雷击事故主要由直击雷、感应雷引起。
三、防雷措施及建议
一是提前雷电拦截。在雷暴天气系统来向(东南部或南部)的位置上设计安装避雷针或避雷铁塔对雷电拦截,提前放电。
二是感应雷防护。在进入村寨电源变压器次级安装氧化锌避雷器,电源线进入各村寨到每户前的总配电箱或进入每户前设计安装相应电涌保护器,室内电源线规范布设。
三是太阳能热水器防雷。安装避雷带(针),使热水器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建议打雷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四是提高村民防雷意识。加强防雷科普宣传,在醒目位置设置防雷知识宣传牌,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获取雷电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雷电防范措施。
目前,该村新建13根独立避雷针,并设置防雷知识宣传牌,为村民们消除了多年来一直积压在心中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