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 2023-08-30 11:44:06
湖北省两套闪电定位网地闪数据的对比分析
闪电定位,质控
摘要待审
余蓉 / 湖北省防雷中心
杜牧云 / 武汉暴雨研究所
湖北省分别于2005年1月和2015年1月完成了全省ADTD二维闪电定位网(简称2D-LLN)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网(简称3D-LLN)的布设。目前,基于2D-LLN的探测数据已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依托3D-LLN开展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且缺乏对两套LLN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此,利用2016—2018年湖北省两套LLN的闪击探测资料,从数据质控、时空分布、电流强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不同归闪标准下得到的地闪总数与正地闪比的差异并不大,其中,最宽松的归闪标准(IV)与最严格的归闪标准(I)之间的正地闪比差值和归闪比差值分别小于1%和6%,且同一种归闪标准下两套LLN的归闪比也基本一致。

(2)3D-LLD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效率明显高于2D-LLD,前者探测到的闪击总数约为后者的2.3倍,且前者能探测到更多的正闪击,特别是峰值电流小于15 kA的弱正闪击。

(3)两套LLD的负地闪日分布和月分布均呈双峰变化特征。其中,负地闪主、次峰值分别出现在16:00—17:00和01:00—02:00,谷值在10:00—11:00;且均在7—8月达到峰值,4—5月次之,冬季最弱。然而,正地闪的日分布和月分布存在一定差异:2D-LLN正地闪日分布呈单峰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7:00—18:00,而在10:00—12:00达到谷值;3D-LLN则呈现双峰分布,主峰出现在16:00—17:00,次峰为00:00—01:00;与3D-LLN正地闪月分布呈单峰变化所不同的是,2D-LLN的正地闪在春、夏季的活跃度基本相当。

(4)两套LLD的闪电密度分布也基本一致,不过3D-LLD的地闪密度值明显大于2D-LLD,特别是在恩施地区,这可能与两套LLD的探测效率差异有关。

(5)负地闪的电流强度分布较正地闪更为集中,相较之下,3D-LLD的闪电强度较2D-LLD也更为集中。与此同时,两套LLD的正地闪均能产生更大的峰值电流。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1日

    2023

    10月22日

    2023

  • 09月0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