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 2023-08-29 17:01:08
湖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雷达与闪电特征分析
强对流;雷达观测;闪电
全文待审
朱传林 / 湖北省防雷中心
2022年3月16日上午开始,湖北省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伴有明显的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灾害天气。据加密自动站统计,强降水主要位于鄂西南至鄂东北一线(图略),16日08时至17日08时,全省共1县市、140乡镇出现大暴雨,雨量最大为鹤峰云蒙182 mm。强对流主要发生在16日下午至夜间,多地出现强风雹,风力最大为浠水巴驿达34.8 m•s-1(12级),恩施、襄阳、孝感、武汉、鄂州、 黄冈等局地出现冰雹。本文利用雷达、闪电资料等,以湖北省2022年3月16日春季一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为研究个例,对西南涡移动中不同位置及不同演变阶段的对流系统观测特征进行了分析。

(1)强回波与低涡不同区域水汽、动力和不稳定配置区域有较高的吻合度。无论是低涡暖切还是冷切位置,45 dBZ以上强回波区与闪电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一致性,低涡及其暖切位置的对流已发展成熟,相较处在发展阶段低涡冷切位置的对流而言,45 dBZ以上强回波发展高度更高,可达10 km,且伴随着冰雹的出现,正地闪数量不断增多。

(2)不同组合反射率和回波顶高面积及闪电频次变化对风雹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低涡及暖切位置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面积和闪电频次突降后出现跃增趋势,可能预示着对流再次加强。低涡冷切位置各项指标均表现为稳中上升,且维持在一个高值区,表示对流仍有发展趋势。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1日

    2023

    10月22日

    2023

  • 09月0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