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十七届防雷减灾论坛
2023年10月21日~22日
中国 · 泉州市
会议
线下活动
线上直播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113
/ 2023-08-28 10:54:37
标题
宿州气象观测场雷击事故分析及整改措施
关键字
雷击;防雷措施;天气分析
主题及专题
雷电防护技术与应用
>
雷电灾害实例和理论分析
状态
摘要待审
作者
钱平海 / 宿州市气象局
摘要
2023年7月2日夜间宿州市出现强雷暴天气,国家站观测场遭受雷击事故,造成通讯设备和多数观测设备被烧坏,无法采集上传数据。通过对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天气形势分析,总结了此次雷击的原因如下:1)接闪杆避雷针与风塔立柱焊接施工不规范,焊接不结实全面,雷击后直接发生折断,失去防雷作用。2)通讯设备机箱不应该无缝挂靠在风塔上,致使机箱内光纤接收器、交换机和电源同风塔主体形成一个闭合整体,感应雷沿线缆传输,造成没有加装防雷装置的各设备被烧坏。3)这次强对流天气强度高,最强闪电电流强度达-161.5919KA,加之观测场周边空旷,风塔成了这次雷电的主要载体。此外,真对这次雷击事故原因分析,提出了如下整改措施:1)严格按照《自动气象站场室雷电防护技术规范(QX/T 30-2021)》的要求设计施工。对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基本防雷装置进行检查,严格施工工艺,对接确不良、锈蚀、裂痕的装置进行更换或者重新焊接。2)风塔是气象观测场的最高设备,其上的避雷针启到对整个观测场的防雷保护。同时,风塔由钢铁构架组成,也是观测场内最易引雷的设备,风塔上不应挂靠任何通信、线缆等连接观测仪器的金属设备。3)感应雷是造成的这次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加强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规范走线方式,在各观测设备信号线路处安装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电源和信号SPD)。在各观测设备电源入口,UPS电源等处加装配电过电压保护装置,采用三级保护,可将雷电过电压或浪涌降到设备承受的水平。4)完善防雷装置的检测、维护与管理制度。加强防雷安全检查,每年对观测场室的防雷装置不少于1次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防雷装置的可靠,将雷击可能性降到最低。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直播与回放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10月21日
2023
至
10月22日
2023
09月0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2013年10月21日 中国 南京市
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
联系方式
×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