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 2023-03-13 11:25:38
闽中南部沿海臭氧污染天气型及气象条件贡献率特征
天气分型;逐步回归;气象条件贡献率;闽中南沿海区域
摘要录用
林晖 /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王宏 /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利用2015—2021年闽中南部沿海臭氧监测、气象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开展O3污染天气型下关键气象要素配置及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ρ(O3–8h)呈现上升趋势,年超标率以40.3%/a的速率增长,O3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在春季O3污染集中出现在锋前暖区(FS型)、冷高压脊(GN型)、变性冷高压(GS型)和副热带高压边缘(BB型)4种天气型下,其中FS型下O3污染出现概率最高(18.6%),污染程度最重,其余依次是BB(10.5%)、GS(9.9%)、GN(6.3%);不同天气型O3污染的气象要素配置和垂直结构等差异较大,但均对ρ(O3–8h)升高有利,如FS型日均气温高(22.5~31.0℃)、平均风速小(1.7m/s)、有降水且相对湿度大(69.9%)、100%逆温、太阳辐射弱(13.2MJ/m2)、日照时数短(5.4h),垂直结构有利于大气在边界层内压缩,阻碍污染物扩散。春季BB型气象因子解释方差最大(80.8%且P<0.001,下同),其次是GN型(80.6%),FS和GS型略小(71.1%和60.8%)。秋季O3污染主要出现在BB、GN、GS和台风外围(TW型)4种天气型下,其中TW型的解释方差最大(86.7%),其次是GS型(86.5%),BB型(73.8%),GN型最小仅57.1%。夏季O3污染主要出现在BB、TW、GN3种天气型下,其中TW型的解释方差最大(90.6%),其次是GN型(84.0%)和BB型(82.0%)。研究显示,导致闽中南部沿海除冬季无O3污染外,气象条件影响O3污染贡献较高,O3小时浓度的演变约60%—90%的变化是由气象条件造成的,其中夏季最高(85.5%),因此在夏季开展O3污染防控的有效性空间比较小,春季在FS型、GS型,秋季在GS型、BB型下开展O3污染防控有一定的效果。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05月17日

    2023

  •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 Mrs. 赖冰冰
  • 010*********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