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 2023-04-24 10:18:19
女大学生宿舍中居住者行为活动对可感知空气品质及病态建筑综合征症状的影响
空气清新剂,宿舍环境,女性,可感知空气品质,香水,病态建筑物综合征
摘要待审
乔若泓 / 北京大学
娄馨元 / 天津大学
孙越霞 / 天津大学
刘颖君 / 北京大学
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是指在特定室内环境里产生的困倦、头晕、胸闷等非特异性不适症状。在密闭性较高的现代建筑中,SBS非常普遍,室内空气污染被认为是其重要诱因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家具、建材对室内空气质量及SBS的影响,对于室内人员的行为活动如何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及SBS的认识还相对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天津一所大学的2143名女生中开展了一项关于宿舍中可感知空气质量(perceived air quality,PAQ)和SBS症状的横断面调查;利用新宿舍布局一致、建材家具统一的特点,评估了居住者行为活动对可感知室内空气质量与SBS症状的影响。总体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症状、粘膜症状和皮肤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22.1%、21.9%和26.3%。最常见的三种有关PAQ的抱怨是“感觉空气干燥”(48.9%)、“通风不良引起的不新鲜气味”(18.2%)和“令人不快的气味”(5.1%);这三项不良气味感知对于所调查的12种SBS症状中的11种来说是显著的危险因素(调整比值比AOR:1.6-5.8)。进一步在1471名本科生构成的亚组中探讨居住密度和居住者行为活动对宿舍内PAQ和SBS症状的影响。“频繁使用空气清新剂/香水”是“感觉空气干燥”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间清洁频率较低”和“居住密度较高”是“通风不良引起的不新鲜气味”的显著危险因素,“自然通风较低”是“通风不良引起的不新鲜气味”和“刺激性气味”的显著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也与另外几项SBS症状显著相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空气清新剂/香水的使用频率与“疲劳”(“有时使用”AOR:1.3;“频繁使用”AOR:2.0)和“鼻子刺痛、堵塞或流鼻涕”(“有时使用”AOR:1.6;“频繁使用”AOR:2.2)这两项SBS症状的发病率间呈现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出芳香产品使用等行为活动可对室内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结果对于我们如何从个体层面创造更健康的室内环境具有启示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6月16日

    2023

    06月18日

    2023

  • 03月01日 2023

    提前注册日期

  • 06月16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18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