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 2023-04-30 10:08:30
机械加工厂PM2.5氧化潜势及其与金属成分相关性研究
工业厂房、通风方式、过滤器效率、健康效益评估模型
摘要待审
麻建超 / 东南大学
钱华 / 东南大学

  • 要: 工业厂房采用不同的通风干预措施所需的经济投入是否能转化为相同或更高的健康效益是未知的。结合颗粒物质量守恒模型和颗粒物浓度-响应模型建立颗粒物暴露健康效益评估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考虑室外风速、室外PM2.5浓度、室内PM2.5散发量,过滤器效率的不确定性,评估人员PM2.5暴露的水平和导致的健康损失,对比了个性化风幕、混合和置换通风干预形成的健康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厂房PM2.5散发强度、通风方式、通风量和过滤器类型都可能会影响人员暴露水平和健康损失。对于全局机械通风,当通风量足够大时(精加工车间≥100 m3/s,铸造车间≥1000 m3/s),通风才可能形成正向健康效益,而且此时对于低PM2.5散发强度的精加工车间,健康效益与全局机械通风方式无关,对于高PM2.5散发强度的铸造车间,置换通风提供更高的健康效益。在所研究的通风干预方式中,个性化通风表现出更好的PM2.5暴露控制能力,造成更低的健康损失以及提供更高的健康效益;另外,过滤器的效率越高个性化通风形成的健康效益越显著。相比于自然通风,采用个性化通风可分别将精加工和铸造车间人员健康损失降低8.7%~29.6%和0.8%~8.3%。因此,从健康效益和能耗角度出发,在工业厂房环境颗粒物暴露控制中应优先考虑局部通风。本研究可为量化不同通风干预方式形成的健康效益提供参考。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6月16日

    2023

    06月18日

    2023

  • 03月01日 2023

    提前注册日期

  • 06月16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18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