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晚期构造体制转换机制的岩浆记录
编号:99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11:06 浏览:17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3: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2B] 2B、地球化学 [2B-1] 2B-1 地球化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近来年,大兴安岭北段富氟斑岩型钼矿和沉积盆地分析等结果均揭示该区域晚侏罗世晚期(150~145 Ma)岩浆-构造动力学背景发生了重大转变(李真真等, 2012; 郭知鑫, 2018; 孙永刚, 2021),但其受控的动力学背景仍存在较大争议。聚焦这一科学问题,我们对大兴安岭北段霍洛台斑岩型铜(钼)矿区的中生代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以下新认识:
    (1)大兴安岭北段早-中侏罗世(约200~160 Ma)的埃达克岩具有高的SiO2和Na2O含量,低的K2O、MgO、Cr和Ni含量,我们认为其由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形成,源区有海洋沉积物的参与,且与地幔楔橄榄岩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限。相比于大兴安岭北段早-中侏罗世埃达克岩,该区晚侏罗世晚期埃达克岩具有更高的MgO含量和更低的Th含量,说明晚侏罗世晚期的俯冲洋壳熔体在上升过程中可能通过了更厚的地幔楔,与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程度更加充分,而岩浆源区中海洋沉积物的参与较少。高角度俯冲产生厚的地幔楔,导致大洋板片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然而,厚且高浮力的洋壳俯冲所产生的平坦俯冲作用可以阻碍上覆地幔楔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由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平坦俯冲作用,早-中侏罗世的埃达克质岩浆上升过程中所穿越的地幔楔很薄,与橄榄岩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限,而晚侏罗世晚期埃达克质岩浆上升穿越的地幔楔相对厚,与橄榄岩发生了较充分的反应。
    (2)大兴安岭北段起源于俯冲大洋板片部分熔融的早-中侏罗世埃达克岩暗示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平坦俯冲可能开始于早侏罗世,通过统计大兴安岭北段侏罗纪-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年龄数据(图1),我们发现大兴安岭北段存在大约10 Ma的岩浆活动间歇期(160~150 Ma),表明大兴安岭北段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平坦俯冲作用已进入晚期阶段。东北地区晚侏罗世晚期(约150~145 Ma)岩浆岩和相关矿床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表明它们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演化有关,而与环太平洋构造体系无关。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晚期(约150~145 Ma)岩浆岩和相关矿床形成于构造体制转换阶段,即蒙古-鄂霍茨克洋长期平坦俯冲挤压后的伸展构造背景,极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撕裂和坍塌的结果。
    (3)结合区域上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方面的证据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我们重新构建了大兴安岭北段侏罗纪(约200~145 Ma)构造岩浆演化的综合模型,从早到晚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蒙古-鄂霍茨克洋板片平坦俯冲阶段(约200~160 Ma)、岩浆活动间歇期(约160~150 Ma)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片撕裂和坍塌阶段(约150~145 Ma)。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平坦俯冲,蒙古-鄂霍茨克洋,晚侏罗世晚期
报告人
孙永刚
宿州学院

稿件作者
孙永刚 宿州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