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撞击玻璃的古地磁学研究
编号:9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09:20:26 浏览:22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6: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0] 10、行星科学 [10-1] 10-1 行星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远撞击溅射玻璃(tektites)是地表松散沉积物在高速撞击过程中快速熔融和淬火形成的天然玻璃,经历了远距离溅射和空气动力学改造。澳大利亚–亚洲散集区远撞击溅射玻璃(Australasian strewn field tektites, AASF tektites)的磁性信号是熔体热历史和磁化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保存了熔体冷却过程所处的外部磁场的信息。我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是澳亚散集区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AASF tektites可能成型于上靶区方向的撞击气柱,是解译大型撞击过程的重要地质载体。本文对华南AASF tektites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和古强度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 首次将非加热古强度方法系统应用于华南AASF tektites,平行样品测试得到的古强度值在数量级水平上一致;(2) 华南飞溅型AASF tektites天然剩磁的退磁行为不稳定,古强度与地磁场强度近似,指示熔体受到撞击气柱湍流的强烈改造,快速冷却过程中获得移动剩磁;(3) 华南芒农型AASF tektites的平行样品天然剩磁的退磁行为稳定且一致,天然剩磁、磁化率和相对古强度变化幅度小于30%,指示熔体受到了相对均匀的磁化过程;(4) 在华南AASF tektites发现并确认存在强磁化信号,该信号属于等温剩磁成因,可能指示了撞击气柱内部的放电过程诱导局部磁场将熔体磁化。结合熔体冷却模型和撞击磁场模型,本研究认为强磁化信号来自撞击诱导磁场的可能性较小,快速冷却的毫米级AASF tektites可能具有记录撞击诱导磁场的潜力。
 
关键词
撞击玻璃,澳亚散集区,撞击过程,华南,古地磁
报告人
潘卿
博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稿件作者
潘卿 中山大学
肖智勇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