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陨石的疑似母坑的模式年龄
编号:91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09:08:42 浏览:19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1: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0] 10、行星科学 [10-2] 10-2 行星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溯源火星陨石的母坑一直是火星研究的重要内容。构成该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样品的溅射年龄、结晶年龄、成分信息和疑似母坑的模式年龄(Lagain et al., 2021, 2022)。其中,基于样品测试数据,溅射年龄、结晶年龄和成分特征具有相对准确的约束;而疑似母坑的定位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对比手标本大小的火星陨石的成分特点,基于火星轨道探测器获取的多源遥感数据解译得到的表面岩性和成分信息常常被用于圈定疑似母坑存在的区域,但是二者在定义精度和空间分辨率是存在数量级的差别。另一方面,在圈定的成分相符的地质单元上,搜索疑似母坑的主要参照信息是基于撞击坑统计获取的单个撞击坑的模式年龄(对比陨石的溅射年龄)及其背景地质单元的年龄(对比陨石的结晶年龄)。
火星陨石的疑似母坑的认识存在大量矛盾,关键原因之一是基于撞击坑统计定年方法得到的模式年龄存在极大的差别。连续溅射毯是前人获取疑似母坑的同位素年龄的主要统计区,但该区域的年代学研究显著受到类似于靶体物性、撞击坑地形退化、二次撞击坑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此类影响对极年轻的地质单元尤其明显(Xiao, 2018)。然而,前人在寻找疑似火星陨石的母坑的工作中,撞击坑定年常依靠连续溅射毯。
本研究对火星陨石的疑似母坑开展高分辨率的地质研究,发现并分离了二次撞击坑、靶体物性、地形退化对撞击坑统计的影响,并开展连续溅射毯上不同方位和径向距离的坑群演化研究,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可靠的模式年龄。结果表明前人提出的疑似母坑的更新后的模式年龄均过大,不是溅射火星陨石的母坑。该发现验证了火星陨石的溅射模型,支持火星陨石的母坑直径可能远小于10 km。
关键词
火星陨石,二次撞击坑,撞击坑年代学
报告人
骆方露
中山大学

稿件作者
骆方露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