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林龄、森林覆盖和森林清查数据重建中国长时间序列林龄
编号:85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20:48:23 浏览:25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4: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21] 21、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21A-1] 21A-1 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暂无文件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陆地碳汇,在应对实现碳中和的挑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迫切需要准确估算森林碳汇能力。林龄是准确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大小和潜力的重要生态参数之一。因此,要想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进行准确的监测与核算, 林龄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在过去的40年里,生态修复工程使中国森林覆盖面积增加了近一倍,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林龄的动态变化。因此,迫切需要重建中国长时间序列的林龄数据。本研究提出了中国历史林龄重建算法,对林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验证,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以2010年1k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林龄图为基准数据,结合中国1980 - 2015年高精度的森林覆盖动态图(Xia et al., 2023),重建了1980 - 2015年以5年为间隔的1km分辨率的中国林龄数据集。在重建算法中,首先利用林龄基准图和森林覆盖变化推断林龄,对无法从林龄基准图和森林覆盖推断林龄的情况,采用随机森林方法重建林龄。随机森林算法利用遥感植被指数、气候和地形数据对林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林龄(R2=0.93, RMSE=5.4年)。本研究利用四期国家森林清查样地数据对林龄结果的精度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重建的8期林龄数据与国家森林清查所得的省级平均林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林龄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南部和东部的林龄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有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东北、西北和西南山区的林龄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低,并且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林龄的时间变化来看,从1980年到2015年,中国森林的平均林龄从18.2年增加到44.0年。本研究重建的林龄数据可以用于各类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监测与核算的模型,以更好地估算中国的森林碳汇,助力中国的碳中和研究。
关键词
中国,遥感,林龄,森林覆盖,森林清查,随机森林
报告人
夏江周
天津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夏江周 天津师范大学
夏晓圣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陈阳 天津师范大学
沈若缺 中山大学
张哲源 北京林业大学
梁博毅 北京林业大学
王佳 北京林业大学
袁文平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