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淋洗联合生物炭协同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的效能与机制
编号:79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8:41:39 浏览:13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9-1] 19、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暂无文件

摘要
土壤镉(Cd)污染严重威胁我国水稻安全生产,亟需有效、易推广的修复技术缓解农田Cd污染风险。化学淋洗能高效降低土壤中Cd含量,但化学淋洗也易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导致养分元素的淋失。生物炭施加到淋洗后的土壤中,一方面能恢复部分土壤的团聚特性,进一步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阻控Cd向水稻转移,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土壤改良剂功能,修复因化学淋洗而被破坏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化学淋洗联合生物炭协同修复技术在缓解农田Cd污染风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典型南方水稻土—长沙和大冶两地Cd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了FeCl3淋洗联合生物炭修复Cd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和作用机制,再通过田间试验对协同修复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施用生物炭能有效降低FeCl3淋洗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长沙和大冶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74.4%和79.6%,且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生物炭对淋洗破坏的土壤团聚体具有恢复作用,从而降低Cd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例如施用5%(ω/ω)生物炭后,大粒径团聚体(53~250 μm)比例从28.8%增加到36.5%,提升了62.1%,而2~53和<2 μm等小粒径团聚体比例则分别下降了53.1%和83.9%。此外,生物炭还能通过离子交换、络合和沉淀等作用,以及生物炭表面有机质和铁氢氧化物固定Cd,促进可交换态Cd和碳酸盐结合态Cd向铁锰氧化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转化,进一步阻控Cd的释放。
田间尺度下应用FeCl3淋洗联合生物炭修复后,可实现水稻籽粒Cd含量达标,产量增加。经FeCl3淋洗(浓度0.03 M,固液比1.5:1,泡田1 d,翻耕搅拌1次,晒田后作业)后,土壤中总Cd和有效态Cd含量分别从1.23和0.41 mg kg-1降低到0.85和0.24 mg kg-1,分别降低了30.9%和41.6%。淋洗后施用2%(ω/ω)生物炭,土壤有效态Cd含量进一步降低至0.11 mg kg-1,进一步降低率为60.4%。经FeCl3淋洗和生物炭联合修复后,种植株两优189和株两优929水稻糙米中总Cd含量分别从0.44和0.32 mg kg-1降低至0.12和0.04 mg kg-1,满足国家标准(<0.2mg kg-1),水稻产量也分别增产11.8%和9.1%。Cd从水稻根系向籽粒的转运系数降低了28.3%~68.3%。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12%~102%、59%~93%、1%~48%和19%~1347%。修复成本为0.87万元/亩。结合农艺能进一步提升修复效果,例如全生育期淹水管理对水稻Cd吸收、迁移及积累的抑制效果更强。
关键词
生物炭,镉,淋洗,农田土壤,联合修复
报告人
李鸿博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李鸿博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静 华中科技大学
王琳玲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润良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