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全球尺度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编号:63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6 22:02:32 浏览:228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7: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7C] 7C、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7C-2] 7C-2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 SM)在全球水、能量和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与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关键变量。21世纪极端事件的频繁发生使人们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陆地SM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理解更加复杂,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本研究中,我们全面分析了21世纪初(2000-2021年)基于卫星遥感的全球SM(欧空局主被动融合的ESA CCI SM)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在各种环境因素下包括地表类型、土壤质地、高程及植被覆盖条件下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0-2021年期间,全球SM整体以0.10×10-3 m3m-3yr-1的速率减少,并由南半球的变干趋势主导。SM含量相对较高的地区,降水的水分补充作用占主导地位;而在SM值相对较低的地区,植被和降水对SM的正向影响明显,但植被在北纬60度以北和中国东南部,对SM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在全球尺度上,与降水和植被相比,温度对SM的影响较小。地表类型、土壤质地、海拔和植被覆盖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SM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和植被变化的响应。例如,在不同的土壤质地和高程条件下,SM仅在壤土和高海拔地区(>1000米)是呈现增加趋势的。在一定的植被覆盖范围内,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伴随着SM的增加;但在森林等植被茂密的地区,植被对SM的保水作用被削弱。从SM的角度对"干的地区越干,湿的地区越湿"(DDWW)范式的评估结果表明,该范式概括了41.06%的SM存在显著变化趋势的地区。降水补充和植被保水主要决定了"湿变湿"和"干变湿"模式。温度是"湿变干"模式的一个强驱动因素,而植被和降水的减少驱动了"干变干"模式。这些发现可以加深人们对SM变化与气候、生态系统和地表特征间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21世纪。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彭晨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稿件作者
彭晨晨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曾江源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